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园地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中国书画报社与设计艺术学院联合推出校史钩沉系列(一)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陈幼林
2025-05-16 21:49  

  1973年至1976年,我在天津工艺美术学校(今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学,所学专业是装潢设计。1976年至1979年,我在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担任设计师。1979年,我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当时我们都喜欢称其为“中工”,后来合并成清华美院。这四年的大学生涯对我个人的设计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从天津考到北京——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中央工艺美院又聚集了众多在这个专业领域做到顶尖水平的老师。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思想非常活跃,都极具创新精神。在美好的大学时光里,我遇见很多优秀的导师,聆听了很多高水平讲座,这些都为我的学习和事业发展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


A3A9



  回顾我的学生生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陈汉民,他在中国大陆设计领域称得上是鼻祖,影响力极大,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都是他设计的。他知识渊博,是我们专业的主要授课老师,对我们教导有方。他最核心的理念是商业视角,视觉传达专业原来叫装潢设计专业,更早时叫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所以商业是关键,设计与商业息息相关。他给我们举了个令我们印象很深的例子,比如切香肠。为什么要斜着切?因为这样能让香肠显得更大,商业理念就是要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更值的东西,所以斜着切香肠显得更好更值钱,这体现了商业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这个重要启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0年,在李炳训老师的引荐下,我进入天津美院工作。我是天津人,虽然没在这里上过学,但对这里感到很亲切,而且天津美院的视觉传达专业在各大美院中是排名领先的,对我个人也有很大帮助。

  回顾我的教学生涯,我本本分分地教学,认认真真地工作,辛苦与幸福并存,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教学中,我坚持两个系列的想法或体系:其一,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原装潢设计专业)中,我体会最深的一个理念是“概念的视觉化”。任何优秀的设计作品背后都包含一个概念。作品虽然是视觉呈现,但核心是概念。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申奥标志,图形含义丰富,既包含太极、人民群众运动、五角星元素,又蕴含中国结等民间工艺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通过非常漂亮的视觉整体凸显出来。所以,“概念的视觉化”是该专业学生终生研究的课题。要想成为伟大的设计师,必须有思想,不能只是客户的“一只手”。设计师应根据客户给出的题目,思考用什么样的概念和视觉去表现。这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基本功,无论做海报还是LOGO、VI等都是如此。我在学校讲授多门课程如VI、招贴、包装、品牌等,每门课的开头都会讲这个概念。其二,我曾构建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体系。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会询问成为好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我认为这涵盖了人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以及专业品质等方面。我觉得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所收获,他们了解到如果想从事设计师这一职业,应该努力去做到这些方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虽然学的是设计专业,最后却都不愿意终身从事设计行业。他们觉得这个专业太苦太累,喜欢与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但我个人对这个专业非常喜爱,即便终身从事也觉得十分幸福。科技的进步一直以来都对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很早的时候,我获得过两个苹果设计大奖。后来出现了个人计算机,我很早就拥有了一台,可以说我是天津市最早用电脑系统进行设计的人。当时刚有打印机,只能打印8种颜色,我就开始尝试,觉得挺有意思的。技术一直是推动设计的动力。原来我们还手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手绘已被电脑和打印机完全替代了。我现在还保留着一些手绘的东西,将来它们会成为历史。现在最新的人工智能也是大家关心的。我曾跟从事广告的人讨论过,他们说客户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较高。当客户提出要某个东西时,水平一般的设计师就会用人工智能对付,很快能做出很多产品供客户选择,但我认为这不叫设计。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工具,在某些局部使用时能很快提供一些选项,但它终究不是设计,设计还得依靠设计师的判断、自身的审美和能力,最终提供给客户所需。所以科学进步没问题,但它始终都只是工具,我认为现在的工具也许以后会变得更强大。比如现在有些做画册的软件,输入100张照片和一些文案,规划好版式和字体,就能立刻印出一本画册,大概80%的工作量就完成了,剩下的稍微调整一下,但这稍微调整的部分可能就是最本质的。


CC93



  对天津美院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们,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拓宽知识面。在大学阶段,应学习更多知识,不要急于进入社会。尤其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从而拓宽知识面。因为这些学科对视觉传达专业有着实际的用处,能为专业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灵感。二是加强实践锻炼。视觉传达专业的学习要求理论应更早地与实践相结合。因为我在学生阶段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诸如开公司等,在市场大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生们很喜欢听我分享一些观点和视角。我希望,未来天美最好采用工作室制,像中央美院那样,将学生分配给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从而为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附图为陈幼林海报设计作品)


B05C3


关闭窗口

All Contents © Copyright  天津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13602号-1    |  津教备0059号